您好,欢迎来台州家教人才网! 手机版

台州家教网

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概念教学


来源:台州家教人才网 日期:2012-11-01

化学基本概念是整个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,准确理解概念、原理对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。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多,且比较抽象,是初中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之一;这些概念和原理是否准确理解、是否熟练掌握对学好初中化学关系很大,是形成正确实验技能、计算技能的依据,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。而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比较差,且对概念、原理学习不重视,认为掌握概念就是死记硬背。学法不当,效果不好,这部分内容是考试易失分的知识之一。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的有效性,是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探讨的课题。在此我把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的具体做法整理成文,希望同行批评指正。
        一、通过化学实验来感性认识并形成概念原理
        化学基本概念是从大量实验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的,如化学变化、物理变化、催化剂、质量守恒定律、饱和溶液等,对这些概念教师可加强直观教学,尽可能通过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感性认识并形成化学概念原理。
        例如,在学习“化学变化”与“物理变化”概念时,除了做教材中的实验外,还可以补充一个对比实验,即用手撕碎一张纸和点燃一张纸的两个小实验,引导学生观察撕纸的过程中纸由大变小了,纸的形状变了,但纸还是纸,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;在纸燃烧的过程中,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的灰,在这一变化中纸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纸的灰,有了其他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。让学生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感性认识并形成了两种不同“变化”的概念。
        再如,“饱和溶液”、“不饱和溶液”概念的形成,可以让学生动手,室温条件下,在一定量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NaCl至有固体NaCl剩余,然后在有固体NaCl剩余的烧杯中继续加水至固体NaCl溶解,通过对实验现象分析、归纳得出“饱和溶液”与“不饱和溶液”的概念。
        通过化学实验事实,不仅使抽象概念具体化、简单化,还使学生由表及里、由浅入深,有层次性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了概念原理,印象深刻。
        二、加强联系和对比,理解和记忆概念原理
        化学概念和原理之间既有本质区别又有联系,学习时不要孤立地、机械地单一记忆,应将不同的概念进行比较,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内在联系。
        例如,辨析“分子”与“原子”,不同点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,原子不可再分,原子可构成分子,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;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。
        辨析“元素”与“原子”,元素是描述物质宏观组成的,而原子是描述物质微观构成的。使用时要注意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,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。
        再如,物质类别的判断,首先要从所含物质的种类上是否单一判断是纯净物(含一种物质)还是混合物(含多种物质),然后再从元素的种类是否单一判断是单质(一种元素)还是化合物(多种元素),可用下图表示出来: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三、突出对概念原理中关键字、词的理解,加深记忆
        每个概念在教材中都是用精炼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的,在理解时不可顾名思义,更不可断章取义,要理解化学概念的关键词,把握特征信息,将有关信息抽象化。
        例如,“溶解度”概念中的“一定温度下”、“100 g溶剂”、“饱和状态”、“所溶解的溶质质量”等关键词,就勾勒出溶解度概念的特征信息。因此在讲解过程中,应抓住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:缺少任何一个要素谈溶解度都没有意义。
        再如,“单质”的概念,其关键词为“纯净物”,不能将“纯净物”改为“物质”,因为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,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就是单质,如金刚石与石墨。

编辑者:台州家教人才网(www.taizhoujj.com.cn)